志愿者在行动 宝幼人的“TA”力量 “TA”风采(一)
宝幼人的“TA”力量 “TA”风采(一)
“疫”路有我,志愿同行
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
平静生活中,她们呵护幼苗
疫情袭来时,她们挺身而出
用点点微光,汇聚教师力量
用颗颗爱心,守护家乡无恙
用平凡的坚守彰显着“TA”力量
用美丽的身影绽放出“TA”风采
快!40名老师火速集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22日深夜,陈园长接到通知,23日起幼儿园要派出40名老师紧急支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就马上与吴文霞副园长商议确定初步的方案。第二天上午,征集令一发出,老师们迅速响应,40名志愿者老师在1小时内全部集结完成,并按分组迅速到达服务点。因为这一刻,大家已等候多时。因为这一刻,大家都是“战士”。挂上红色志愿证,穿上蓝色志愿服,便责任在身,是小区最美的守护者和逆行者。
严!一定要守好这道“门”
聚成一团火,散为满天星。志愿者们路途有远有近,但不管住在苏城的哪个区,不管有多远,他们总会准时出现在志愿岗位上,并坚守到最后一刻。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向居民耐心解释防疫政策,仔细查看两码、登记信息发放小区出入证,认真引导居民有序排队,甚至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门……一张张可信、可敬的或年长或年轻的脸庞,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墙。无论有没有领导检查暗访,他们都始终如一,用行动与爱诠释着志愿精神;用认真与规范彰显着宝幼人的良好风貌。
从白天到黑夜
她们不畏风雨勇毅坚守
同一种声音
同一个动作
“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请登记信息”
“请这边排队”……
每天重复上百遍
温柔且有力
用心且坚定
展现着“TA”力量
暖!我们累并感动着
在志愿工作期间,老师们全心全意付出,耐心细致的工作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点赞,小区居民从不理解到慢慢理解,再到主动送温暖。一句简单的“谢谢!”一句真诚的问候“你们辛苦了!”……一盒喜糖、一瓶饮料、一张自制的贺卡,那是居民们对志愿者的最大褒奖,也是居民们对苏城教育人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最大认可。
同为志愿者的陈伟琴园长和吴文霞副园长也时刻牵挂着老师们,每天早晚的叮咛、雨天的温馨提示,完成志愿工作后去看望点位上的老师。陈园长还带领班子成员给每位老师送上暖心慰问,让寒风中的老师们心里如春风沐阳。而老师们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也让大家的志愿活动更加有温度。在局领导的关心下,在蔡校长的支持下,小学部20名强将火速加入,壮大了宝带志愿队伍,更坚定了宝幼人直面疫情锋芒的信心。
志愿者们如是说:
党员组
她们是党员,她们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伟琴:亲身志愿,一次次被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志愿们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精神所感动。而宝幼的老师们也以“哪里需要去哪里”的责任与使命,“风吹雨打都不怕”的勇敢与坚守,生动诠释着志愿者精神和教育人的担当。
吴文霞:志愿者工作不是简单的查码、站岗,更是对小区安全的守护。志愿工作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更是对我党性的修炼。
谈英:微光汇聚成星海,点土积累造山峰。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用行动服务百姓,用坚守来阻击疫情,为苏城防疫献微薄之力。
何婷:无限重复“请出示两码”,温柔以待不耐烦,热情不畏风雨时。特殊时期,身为党员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姚霞琴:有幸成为志愿者,为抗疫出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愿疫情早点过去,春暖花开!
姚丽萍: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有幸能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大家筑起健康防线!寒冬终会过去,春天定会到来,我们一同加油,抗击疫情!
罗臻彧: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防疫做贡献,我感受到共克时艰的决心和力量。在志愿工作中,居民都非常配合,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疫情将会很快过去!
杨燕蕾:3月25日,蒋英等老师四位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大风大雨中一站就是五小时,她们忘却了寒冷和劳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幼教工作者的爱心与责任心。
冯莉红:一声声:“请出示两码一证”拉近了彼此距离,从不认识不理解到“你们辛苦了”在抗疫的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支安宁:志愿者工作的前几天天气非常冷,到了晚上七、八点温度更低了,我们只能裹紧衣服缩着脖子。九点多时,突然一位居民匆匆出去,一会儿拎着一个口袋塞在我们手里说:“太冷了,你们喝点热的。”打开袋子,里面是两杯热乎乎的奶茶,捧在手上,心里也是暖暖的。
一声问候,一份坚守 顾美文
3月25日清晨,风雨交加,长桥新村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做着核酸检测。
旁边的小道上有人边走边说:“昨夜睡觉前我看到的还是绿码,一早醒来怎么变成黄码了,怎么回事?”“是的,我也是。”……一夜突增了六七百个黄码,居民们有困惑更有点恐慌。
“我哪里都没去,就去菜场买了一次菜,怎么也变成黄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阿姨跑到我跟前询问。我安慰她说:“没事的,阿姨你放心,今天你变黄码了要去指定的地方做核酸。只要按要求做核酸,居家不外出,到时就可以申请转码,不用太着急。”这时,旁边的另一位阿姨看了看我,问道:“你阿是顾老师?我听你的声音像幼儿园的顾老师哇,老师就是这么有耐心。”“是的,阿姨,你是鸿鸿奶奶吧。”相互确认后,两位阿姨亲切地问候着,感谢着我的耐心解释,愉快地去定点地方做核酸了。
十点多,鸿鸿和妈妈特意骑车过来看我,看着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面罩的我,傻笑着说:“奶奶说认不出,我也认不出了。”“一听奶奶说顾老师在大门口做志愿者,作业还没做好就要过来看你了。”……下午,歆歆和妈妈、乐乐和妈妈,还有熙熙和爸爸妈妈都来看我了。一起搭档的志愿者羡慕地说:“做老师真好,这么多人来看你。”
“这么早就来了,辛苦了!”“妹妹,吃饭了吗?快点吃饭吧!”“每天站在这里,你们也不容易。”这些问候有来自学生和家长的,但更多的是一些原来陌生的社区居民。虽然工作很累,身体也很累,但一声声问候,一句句感谢,坚定了我的这份坚守!
团员组
她们是青年团员,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筑起抗疫防线,用“我年轻,我能行”的担当诠释着宝幼团员最美的青春模样!
钱颖悦:3月24日,我变身为“大白”,协肋进行核酸检测登记的工作,从七点到九点,两个小时内我一刻也不停,录入了两百多人的核酸信息。防护服很闷很热,我感觉头很晕,喘不过气来,其他志愿者看到我脸色不对,并马上和我进行了换班。志愿工作很辛苦,但这些抗疫经历,是我生命中的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都应自觉传承薪火,担起时代重任。愿疫情早日退去,一切安好!
季筱婕:在门口检查苏康码和行程码时,有的老爷爷老奶奶不太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却还是非常配合我们,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打开手机给我们看两码,之后还对我说“你辛苦啦!”,我的心里顿时暖暖的。我们每人心怀阳光,城市的春天便明朗温暖!
周淳玲:参与志愿服务,我看到了疫情下平凡的人们纷纷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努力的样子!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每一份微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变得强大无比。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周奕:继2020年的冬天后,我又踏上了当志愿者的征程。志愿者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细心,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周滢婷:门卫边上临时搭建的“小红棚”,是我们披星戴月坚守的防疫“最前线”,这里的住户大多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工作量比较大。小区居民时常关心和问候我们,也让我们的志愿者工作累并快乐着。
支凌昊:个人之力是绵薄的,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风雨中,让我们共同坚守,“疫”起前行!
孙唯:全力以赴,向阳而生,每当一天志愿者,就意味着我们离战胜病毒又进了一步,希望在我们的守护中,苏州城能早日恢复往常生机!
秦宇、徐一帆:在一线志愿者工作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在困难来临时,所有人强大的凝聚力,坚韧的中国精神。何为“舍小家为大家”,何为“齐心协力”,何为“青年担当”,在我的心里永久扎根。
李娇、周佳丽:志愿者活动中,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不惧艰辛、起早贪黑的工作,为社区居民们守好了每一道防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念她们的付出,为防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霍怡婷、俞俊:投身到志愿工作中后,我们每天坚持看双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支援。虽然这些只是简单的小事,但它保障了每一位居民的安全,这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小事”。
特殊的“居民” 王益聪
今天是小区做核酸检测的日子,除了要查两码,还增加了对进出小区居民查验核酸采集证。小区大多数居民很配合,但有一些中午下班回来没有及时做核酸采集的居民,我们则耐心的一个个提醒他们在几点之前去哪里采集。这时,突然来了一位穿黑色便装的“居民”。他匆忙想进去,我说:“你好,请问早上你做核酸了吗?采集证明请给我看一下,谢谢!”他支支吾吾没有说话。我笑着说:“今天早上在小区里做核酸的,你没来得及做吧,那请你去某地方做哦!”他有些不好意思点点头,但还是想进去,保安拦住了他进去。我继续问到:“你回家的话,请先让我看看你的两码吧?”他说:“一定要看吗?”我说:“是的,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是一定需要的!”他开始打开他的两码给我查看。我看了看都正常并点点头。还没等我说能进去。这位“居民”突然说:“你做得非常好!很好!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查看这两码,一定防止外来的人员,特别注意从上海回来的居民……”我们这才反应过来,这位特殊“居民”原来是暗访领导呢!接着他和我们讲了工作要领,询问了我们的工作单位,我很骄傲我是宝带实验幼儿园的!我们的规范操作得到了领导的称赞和表扬。大家都很开心。
在志愿工作中我们秉持着认真、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用朴实的笑容接待每一位居民,面对这个特殊的“居民”我们同等对待,有幸得到领导检查志愿者工作,得到肯定与表扬。
志愿者工作成为了这个不一样春日里的暖阳,灿烂又无私!光辉又伟大!
教师组
她们是普通教师,但她们同样冲锋在前,担当在肩。以“白班晚班我都没关系”的姿态,激情满满地站好每天的岗!
蒋英:有一种感动是头发花白的阿姨戴着老花镜主动出示两码;有一种温暖是居民微笑着问:“这么晚还在,要不要拿个取暖器……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事无巨细,更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我们的力量也能汇聚成点点微光,将早日驱散疫情!
唐静:特殊时期,有幸成为一名“蓝胖子”,以个人微薄的力量,用眼去记录,用心去感受,奉献与希望。
娄旸:第一次化身志愿者,身批“志愿蓝”, 看过清晨6点的街道, 也开过夜晚10点的独墅湖隧道, 经历过6小时的核酸检测, 也站过8小时的门岗, 从白天到黑夜, 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环节。有一分热, 发一份光, 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徐琴芬:当我穿上防护服,就担起了一份责任。抗击疫情的战线上,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奉献和努力,相信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
孙燕: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直面疫情并切身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每位老师都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自从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增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责任与使命,我们全心全意为小区居民服务,就是想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能行!抗疫有我!
张笑笑:病疫无情人有情,参与到防疫一线工作中。有困难,我们克服;有温暖,我们分享。风里雨里,我们坚持守护你。苏州,加油哦!
李金芬、严雪芳: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周围的人们很温暖,很热情。有天晚上快九点半了,突然有一个小伙子捧着 奶茶递给了我:“晚上天气冷,喝杯奶茶暖一暖!”我急忙推辞时,小伙子已经走远了!顿时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的!暗暗下定决心要坚守在志愿者的岗位上。
一股暖流润心田 许惠华
初到志愿者的岗位,很多的不适应,对于新村里的住户也不是很熟悉,每次进出小区的门口总是重复着相同的操作,不厌其烦的说着“请出示两码,小区出入证”,站了两三个小时,腿酸,并且口干舌燥。这时候一声甜甜的声音传来“许老师,这是给你喝的”,我低头一看:一个小姑娘拿着椰子汁,把她递到了我的手里,这时传来爸爸的声音:你们也太辛苦了,这是给你们喝的。我手里拿着小姑娘的椰子汁,突然觉得心里一暖,这种感觉从未有过。同时也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了。付出是一种收获,付出是一种诠释,它让我们懂得了用心美丽的真谛,它让我们乐享快乐,享受到了幸福的喜悦。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宝幼教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用行动诠释了“初心毅在,不负韶华,
疫情当头,责无旁贷”的教育精神。
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终将会
“苏”战速决!
向挺身而出的教师志愿者们致敬!
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致敬!
有你们,苏城的春天更美!
撰稿:魏 欣
编辑:徐一帆
审核:园长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