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融共生 向阳成长——记宝带实验幼儿园融合教育专题研讨活动
相融共生 向阳成长
——记宝带实验幼儿园融合教育专题研讨活动
一滴水,
融入大海就不会干涸。
一颗星,
融入夜空就熠熠生辉。
一群特殊的孩子,
融入有爱的集体,
定能向阳而生!
为了推动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持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宝带实验幼儿园举行了主题为“相融共生,向阳成长”的专题研讨活动。
解读文件 共交流
活动开始,陈舟副园长结合《“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结合对文件的理解,老师们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表达了对融合教育的思考与感悟。老师们感受到,融合教育的核心在于平等、参与、共享和支持。给特殊儿童创造积极正能量的班级氛围,给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也可以帮助他们绽放独特的光彩。
姚丽萍老师:融合教育既是孩子和班级同伴的融合,更是家园教育的融合,融合的背后是多方受益的。
娄旸老师: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因为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所以,不仅孩子需要帮助,家长也需要指导。
杨燕蕾老师:融合教育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爱的温度。
聚焦案例 合力行
融合教育,既是一份期盼,也是一种趋势。在开展一日活动的过程中,针对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我们可以怎样调整?面对家长时,我们又如何沟通呢?陈舟副园长、徐琴芬老师分享了她们和需要特殊照顾幼儿小安的故事。
面对特殊的小安,三位老师用特别的爱陪伴了孩子3年。她们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孩子、感染着家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但让小安逐渐融入到了集体中,更让他从老师的“宝”变成了大家的“宝”。同时,她们也经常和小安的爸爸妈妈沟通,耐心宽慰他们,积极配合家长做好训练,并在科学育儿方面给予指导,让家长感动万分。
随后张雨、张笑笑、严雪芳、冯莉红四位老师也分享了她们的故事和感悟。
张雨老师: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关注他们的表现,只有当我们走进他们内心的时候,才会出现最真实的一面。根据这些表现,结合我们知道的理论知识,将其行为进行剖析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我们还需要不定期的与家长交流孩子本阶段的进步以及下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家长看到我们这么用心,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就更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
张笑笑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有各不相同的需求,我们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融入集体。首先,真正的包容和接纳特殊儿童,不单单是老师需要包容特殊儿童,还应教育其他的孩子也要包容、平等地对待特殊的同伴。其次,老师还需要主动理解特殊儿童,理解和解读他们的特殊行为、特殊想法。另外,还需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交流,有效了解、掌握特殊儿童在家的具体情况。
严雪芳老师:面对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适应他,也帮助他慢慢适应这个世界。其次,孩子需要合适的玩伴,所以可以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带动他们,放大孩子的闪光点、长处,帮助他们更快地获得同伴的认可,同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主动沟通,获得家长积极的配合,家园教育达到一致。比如: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同分析他的进步、他的问题,形成合力,鼓励、支持孩子,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冯莉红老师: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快有慢。老师要耐下性子,放慢脚步,给每个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正如《牵着蜗牛去散步》所言,我们给孩子一点时间,给家长一点时间,陪着“蜗牛”慢慢长大。沿途中我们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幸福。
做有温度的融合教育,
让孩子们的心灵被爱浸润。
宝幼的老师们,
秉持着初心,
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我们相信,
每一朵花都将绽放,
每一个孩子都未来可期!
撰稿:陆婷云
编辑:俞 俊
审核:园长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